首页 > 专题 >

当前报道:波罗蜜多酒店_波罗蜜多

2023-02-27 20:50:58 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1、‘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

2、‘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


(资料图)

3、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

4、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行,这叫做‘入流’,就是初果罗汉。

5、辟支佛发心修法,发心自度自了,也上法船了。

6、随著功夫的精进,就到‘中流’,到了海当中了。

7、功夫再精进,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

8、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为还耽在法船上,只有弃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之上,才算究竟。

9、而我们要到彼岸之上,就必须依靠般若,就是用无上妙智慧照破无明,照破我们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脱离生死苦海,到达彼岸之上。

10、否则,只不过是入流、中流。

11、罗汉、辟支佛法执还未除,还在法船上,没到彼岸之上,所证的涅盘是有余涅盘,仍不究竟。

12、只有通达世法、出世法,处理一切事物圆融无碍、恰到好处、无有偏倚,我法二执消尽,了却分段、变易二死,这才可以说是到达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

13、所以,‘波罗蜜多’也可以译成‘究竟彻证’,能实行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能乘此大行由生死之此岸到涅盘之彼岸。

14、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15、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16、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

17、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18、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

19、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20、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21、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22、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23、----这段选自六祖坛经都是说明一个道理 只是名词不同。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