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劳动节,是我们收获的日子。3月种下的蓬蒿菜、鸡毛菜已经可以下锅了,大丽花即将迎来花期。”五一小长假这几天,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201班陈驰特别高兴,时常去学校小花园看望他们之前种下的蔬菜。
同学们种的小萝卜露出了头。
(资料图片)
享受收获喜悦的,不止陈驰一人。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充分结合学科专业优势与学院特色,打造行走的课堂,持续开展“有艺点田”系列劳动教育活动。通过农场大改造、芳香植物种植、园艺疗愈、艺术创作与授课等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涵养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
【劳动播种希望,挥洒汗水感受劳作乐趣】
3月伊始,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团委联动,正式开启“有艺点田”劳动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劳作、一起挥汗,在校园的农场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大家撒播下了青菜、生菜、番茄、萝卜等各类蔬菜的种子,并做好植物的生长记录。视觉传达设计223班学生马子惠说:“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党员学生陈驰感慨地说:“通过亲身实践接触砖石铺设、蔬菜种植等园艺农业劳动,我们更加明白只有将理论与劳动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有所用。”
据介绍,未来,同学们还能丰富庭院色彩,合理设置园艺空间,打造“疗愈小花园”,在自然的芬芳中闻香冥想,也能采下新鲜薄荷叶晒干,在端午佳节里制作属于自己的薄荷香囊。
【劳动治愈心灵,园艺疗愈找回身心平静】
园艺疗愈方式,是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今年“有艺点田”系列活动的重点,引导同学们在劳动中感受自然的生机,从园艺中获得治愈的力量。
3月下旬开始,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展芳香植物种植活动,从触摸到闻香,同学们利用触觉和嗅觉感受植物的生命力,挑选出心仪的芳香植物,在园林专业教师瞿宙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植栽。为了持续跟踪芳香植物的生长情况、实时照料植物,并与植物“对话”,园艺志愿者们为芳香植物画肖像、记录对植物做的事、说出自己最想对它们说的话。
园艺疗愈深受同学们喜爱,同学们放下繁忙的学习,通过园艺劳作让精神得到片刻的舒缓与放松,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人与生俱来有着亲近植物、自然的需求,园艺活动是我们与植物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艺术设计学院心理辅导员、“暖暖”心理工作室负责人汪晏梅说,园艺疗愈通过栽培、照护、收获等园艺劳动,使同学们经历新生的希望、成长的期待、丰收的喜悦等情感体验,获得身体、心理、精神、社会关系积极改变,让学生们在花草簇拥下找回身心的平静。
【劳动传递快乐,艺术美育滋润学生心田】
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展了玻璃杯彩绘活动,让没有生命的玻璃杯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彩绘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探索艺术的表达,从创意的萌芽到涂鸦的初成,再到细致的润色,每一步都记录着参与者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变化。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创造力和表现力,也释放了压力,感受到了动手实践带来的愉悦与满足。
同时,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非遗项目,学院还开展了“我与自然的春日拓染碎片”活动。通过小锤匀速地敲击,以布袋为载体的植物轮廓和脉络清晰地表现在帆布上,它们或绿或红,或蓝或紫,纯天然的环保颜料也使得这方寸布袋上映出整片的春天。同学们体会到了拓染的技巧与乐趣,同时也领略了自然之美。
此外,在太阳花小学志愿活动中,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一步步耐心地指导小朋友图画,与小朋友一起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绘画中的难题。活动结束后,服装与服饰设计212班学生向文霞说:“助人助己,乐人乐己。看到他们一次比一次进步,最终,看到一幅幅完美的作品,让我很有成就感。”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李蕾
题图来源:上海商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