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14日讯 (记者 王丹玉 仝根宇 吕维涵) 春日的晨光清亮净透,曹州的牡丹明艳动人。
迎着晨光熹微,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协会员张德娜背起画架走进牡丹园,开始了一天的写生。取之于自然,张德娜把对自然的热爱和温润的情感注入笔端;以牡丹为“师”,历经苦寒吐芳华,在和煦春风中清香四溢,蓬勃盛放。
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协会员张德娜
(资料图)
以牡丹为“师” 历经苦寒溢彩相融
辗转于菏泽李荣海美术馆天香植物园、中国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和百花园,张德娜惊叹于牡丹的美丽。在张德娜看来,“美术”第一个字就是“美”,赏心悦目才叫美。作为画家,张德娜希望通过作品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享受,希望通过美术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
钢笔笔尖在纯白画纸上随心而动,勾勒出曹州牡丹的窈窕姿态和古朴韵味。“既要写形,更要画出牡丹的精神”,张德娜娓娓道来,“牡丹雍容华贵、盛甲天下的背后,是默默生长数载、历经雨雪风霜的坚韧不拔。三百余日的蛰伏过后,方可灿若朝霞二十日,牡丹的精神弥足珍贵。”
望着迎风而立的牡丹,张德娜的眼神温润而明亮:“牡丹花开,充满着对明朗世界的赞颂,对生命本身的赞颂和对美的无限向往。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生命,来自于庞大的自然界。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珍惜和敬畏每一个生命,并常怀感恩之心。”
至情至性尽注笔端 内生力量呼之欲出
细细观赏张德娜的画作,不难发现,她的作品大多有丰富的底色与背景,更显深邃辽阔。
在她看来,一名优秀的画家不仅在于以画笔传递美好的绘画语言,更应通过画作反映画家的心态及其文化情感与价值诉求:“我愿将宁静祥和的自然之美献给观者,同时也希望在画作背景与环境中展现当代人的精神,那是升腾的精神和向上的力量。”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内生力量,她的作品先后十多次入选美展并获金奖、优秀奖和泰山文艺奖;张德娜也曾先后六次配合国家外交活动,在中国北京、韩国釜山、泰国曼谷、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举办个展或参展并广获好评。
守正创新、心手相畅 心中常有一束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德娜师承中国书画大家、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和李魁正先生,四十多年来,她兼容并蓄、取法自然、坚持个性。她融合工笔与写意的意趣,画风严谨中有轻松、朴实中有淡雅;她的艺术传承和突破,一步一个脚印,文脉清晰,水到渠成。
孙其峰先生曾对这位爱徒不吝赞美:“张德娜的画有三个特点,明亮、祥和、干净,形神兼备、笔精墨妙,自出手眼、自有一格,难能可贵。”
无独有偶,美术界和艺术评论的专家学者亦对张德娜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曾这样评价:“画家是用手中的画笔写日记。张德娜在绘画中已经达到了‘心手相畅’的境界,并且在色彩运用上大胆突破,在传统水墨中自然融入鲜艳色彩,这是新时代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中国画的一个进步。”
“艺术家最为可贵的气象和精神品格是内心深处有一种光芒能够自我照亮,通过作品又能照亮别人。”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王登科说:“在我看来,来自齐鲁大地的张德娜便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优秀画家。”
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将回馈以最奇绝的景色。
正如艺术家们的点评,张德娜的创作领域宽泛,技法融合,心手相畅通。画如其人,张德娜始终不飘不浮、不急不躁,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在艰苦跋涉中出彩闪光,为逐梦前行的人生之路写下生动注脚。
附:张德娜创作的《国色天香》系列
61cm×48cm 2001年
61cm×48cm 2001年
49cm×49cm 2003年
64cm×129cm 2022年
64cm×129cm 2022年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