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4日电 (牛丽娜)这几天,位于白银市会宁县的白草塬镇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洋葱种植基地里,600余亩洋葱迎来了收获期,村民们将洋葱拔出、去叶、分装,一排排袋子鼓鼓囊囊,紧实有序,整装待发,田间一派喜气洋洋,“葱葱”忙忙的丰收景象。
在会宁县白草塬镇北刘村的田间地头,采摘工人们穿梭于田地间,井然有序地采收、分拣、装袋,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冉生浩,原本在金昌市发展洋葱种植,已经有多年的种植经验,并且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今年,他在白草塬镇承包了600多亩土地,进行洋葱试点种植,每亩平均产量在6吨到7吨左右,现在已按1斤6毛钱订购给客商,收入非常可观。
冉生浩说,现在洋葱开始挖了,按照现在洋葱装袋的数量来看,1亩地产量在六吨左右不到七吨。现在的行情是一斤六毛钱左右,产下六吨的话就是六、七千元左右,收入还算可以。
会宁县白草塬镇北刘村洋葱种植户李志刚说,今年是他种植洋葱的第一年。在自家地里,他一边查看洋葱长势,一边介绍试种洋葱取得成功的“战果”,他计划明年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增收致富。“现在的洋葱确实很好,能卖出去,洋葱叶子也能回收,养殖也能用上,我觉得效益很好。”他说。
洋葱进入收获期,也吸引了大量采收工。附近的村民趁着农闲都来基地采收洋葱,不仅帮公司和种植户解决了采收难题,也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
冉生浩说,今年种植洋葱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目前一亩地一天劳务工资接近400元,一天要挖20亩地左右,约1万元工资。
冉生浩说,洋葱浑身都是宝,为避免洋葱叶子造成环境污染,他们与当地合作社沟通协调,将叶子当做饲料回收利用,达到双赢结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会宁县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致力解决农民“种什么”最高效、最经济的问题,不断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增加农民特色种植收入,用特色产业“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会宁县白草塬镇党建办主任杨来旺介绍说,白草塬镇向来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转型,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发展。2023年,当地采取自主发展与引进外企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全镇的洋葱、辣椒、黄瓜等蔬菜都已全部上市。蔬菜收入和劳务收入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将进一步坚定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白草塬的信心和决心。(完)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